國際糖尿病聯盟 (IDF) 的最新研究表明,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糖尿病患者曾因擔心職場歧視而考慮離職。
2025年11月14日: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 (IDF) 開展的一項新研究,超過四分之一(28%)的中國糖尿病患者表示,他們在職場上因自身疾病而遭到歧視。在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這天,IDF發布的這項調查揭示了糖尿病患者在職場中所持續面臨的成見、歧視和缺乏結構性支持等問題。
獨立市場研究機構 Arlington Research 對來自七個國家(阿根廷、中國、德國、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南非和美國)的 1,400 名糖尿病成人患者進行了調研。在中國,受訪者包括93名1型糖尿病患者和105名2型糖尿病患者,另有2人選擇了“其他類型糖尿病”。
調查發現,超過三分之一(37%)的糖尿病患者曾因職場歧視問題而考慮離職。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紀立農教授稱,這一調查結果“令人深感擔憂”,并給全球雇主敲響了警鐘。他說:“糖尿病患者在工作場所遭受成見、孤立和歧視,這是無法接受的。”

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紀立農教授
三分之一(34%)的1型糖尿病患者表示在職場受到不公待遇,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這一比例僅為五分之一多一點(21%)。近五分之一(16%)的受訪者表示,他們曾因要管理病情而申請休息或休假卻遭拒絕。
研究結果表明,除了情感和職業影響外,與糖尿病相關的社會成見還會限制職業發展機會。近五分之一(17%)的受訪者表示曾因為病情而錯過了職業發展或培訓機會。沉默文化則加劇了這些障礙。不到十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沒有向雇主披露自己的病情,其中79%的人表示他們擔心受到區別對待。其中一半(50%)的受訪者擔心披露病情可能會限制他們的職業發展。
許多糖尿病患者都持續依賴來自同事的支持。三分之一(33%)的員工會向一位值得信賴的同事傾訴,而略高一些的受訪者(42%)則會與少數同事分享。這些數據凸顯了通過正式的職場渠道應對糖尿病的不適感,也強調了組織機構需要創造更具支持性和包容性的職場環境。
研究還發現,日常糖尿病管理是許多員工焦慮的根源。近三分之一(29%)的員工不愿在工作中注射胰島素,而四分之一(26%)的員工對檢查血糖水平也有同樣的感受。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持,這些常規的醫療需求可能會成為職場的日常挑戰,給糖尿病員工帶來不必要的壓力。
這項全球研究還揭示了顯著的地區差異。巴基斯坦的職場歧視率最高(68%),其次是印度(55%)和美國(42%),其他國家也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社會成見。
紀立農教授補充道:“任何人都不應該因為害怕受到歧視或被剝奪機會而隱瞞自己的病情。糖尿病患者需要持續的治療,工作場所必須認識到其可能帶來的身心損害。一些簡單的改變,例如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和用于檢查血糖水平、注射胰島素或其他藥物的私人空間,就有著天壤之別。”
“我們希望雇主能認真審視他們如何支持糖尿病患者。患有糖尿病的員工也應該享有被尊重、理解和平等的機會。”
作為世界糖尿病日宣傳活動的一部分,國際糖尿病聯合會 (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) 致力于強調職場健康的重要性,并敦促雇主營造支持性的工作環境,確保員工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健康對話,并制定明確的政策,以滿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。增強所有員工的糖尿病意識,并提供靈活的安排以